周大福金饰 周大福金饰戴一次变黑 客服回应称是个人体质问题

来源:网络 ·2018年10月22日 07:26
一直以来,香港珠宝巨子周大福都将“自主规划出产”作为其产品卖点大加宣扬。但近来,我国经济网记者却查询发现,在这顶光环背面实则“盛名难副”——由于从第三方小公司贱价批发货品,周大福的首饰已经有很多低质产品、残次品充满其间。

据浙江卫视2月份报导,余姚市的胡女士在周大福购买的彩金项圈只戴了一次就严峻发黑,胡女士置疑周大福彩金项圈原料有问题,可能含有害元素。

祸不单行,就在几天前,长江商报也曾报导一位武汉消费者铂金婚戒钻石开裂坠落的问题,据湖北珠宝学院院长胡小凡表明,这款婚戒必定归于残次品。

值得注意的是,爱得康公司(下称ADK)洪司理向我国经济网记者泄漏,“周大福从ADK公司终年贱价批发制品首饰,铂金批发价在270元左右,其他原料的批发价更低,回去直接换成周大福自己的LOGO进行出售。”

我国经济网记者致电周大福总部,工作人员回应称,“的确与ADK有合作关系,部分货品是从ADK公司批发的,但回绝泄漏拿货的详细价格。”

消费者称周大福彩金项圈原料有问题

本年2月份,浙江余姚的胡女士,在华联商厦的周大福专柜买了两条彩金项圈。

胡女士通知记者,“戴了一次发现,其间有一条项圈的色彩,严峻发黑了,黑的真有点凶猛,看着都吓人。”

买了也没多久的彩金项圈,怎样就会黑成这样了呢,胡女士忧虑会不会是项圈的原料有问题,胡小姐对记者表明,“我曾经买的项圈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工作。”

周大福客服回应称,“得看个人体质的啊,是体质原因形成的项圈发黑。”

胡女士向周大福工作人员质疑道:“同样是两条相同的彩金项圈,那条是一点工作也没有啊,我就置疑周大福这条彩金项圈的原料有问题。”

“原料的话不会有问题的,咱们公司都是合格的产品啊,能够给消费者供应创新处理,这项效劳是有的啊,发黑的话原因是个人差异形成的。”周大福工作人员说。

周大福工作人员对胡女士继续解说,“彩金不是纯黄金的,黄金啥的碰到汞也会发黑,更何况彩金是18K的。”

胡女士对记者表明,周大福公司的解说,自己肯定不能承受。

重金属检测是破坏性的,检测花的钱比买条项圈都贵,考虑一再,胡女士也只能让周大福创新,周大福项圈戴了一次就黑成这样,先不说原料的问题,单从漂亮的视点,这种项圈也是没办法戴出去的啊。

对此,我国经济网向周大福寄发了采访函,对方回应称,“主张定时将首饰回来周大福门店进行专业清洗保养。周大福分店有供应免费清洗和保养的效劳。”

周大福贱价上货或含有害金属曾被曝镍超支100倍

“周大福从第三方珠宝公司贱价批发制品首饰,牟取暴利,已经成为业界揭露的隐秘。”业界人士对我国经济网记者表明。

ADK洪司理通知我国经济网记者,“周大福是ADK公司的终年合作伙伴,也是从ADK批发货品数量最大的几家公司之一。”

“周大福在ADK铂金制品首饰的拿货价是270元左右,其他原料的批发价更低,大幅节省了出产本钱,回去直接换成周大福自己的LOGO进行出售。”

“ADK购买200克以上就能够批发,由于都是制品首饰周大福还自己省去了质检程序。”ADK洪司理对我国经济网记者表明。

ADK的首饰产品并没有第三方质量检验,只要ADK内部质检。洪司理说。

我国经济网记者查询发现,本年1月份,周大福的店肆数量飙升至2000家。业界人士称,“盲目的扩张让周大福存货压力骤增,周大福自有工厂难以满足货源供应。”

业界人士通知我国经济网记者,“周大福为了节省本钱,外包给南边私人小作坊出产首饰,而这些小作坊为了完成赢利最大化,经常在首饰中掺入有害的重金属。”

《燕赵都市报》2007年曾报导周大福的镶钻耳钉经有损检测,镍元素含量为53.5‰,超越国家标准100多倍。

秦皇岛某首饰质量监督检验站的于教授表明,“只要首饰有害元素超支,人体才会呈现过敏反应。有害元素包含铅、汞、镉、六价铬、砷等。此外,首饰中的镍元素一旦超支,可形成消费者呈现过敏症状,医学上也已承认镍元素属致癌物。”

周大福上榜质监局黑名单贴牌出售遭质疑

周大福屡次上榜国家质监局的黑名单,质监局屡次要求周大福提高产品质量,但货源紊乱、以次充好的问题却一直没能让消费者满足。

2012年1月,广东质监局发布的贵金属监督检查质量陈述称,周大福部分产品存在虚标纯度、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多项问题。

“在国家质监局抽检的压力下,周大福仅仅确保自有工厂出产的首饰契合国家标准,第三方珠宝公司贱价批发的贴牌首饰质量却难以确保。”业界人士说。

周大福热衷于从第三方途径贱价上货,这种贴牌出售形式让周大福和ADK两边获益,一方面,经过贴牌形式周大福弥补了出产商才能缺乏、精力不行等短板,完成低本钱扩张。


另一方面,周大福使用贴牌出售牟取商场暴利的一起,借用第三方厂商出产功率快的特色,进一步为周大福抢占内地商场份额。

我国经济网记者查询发现,尽管周大福第三财季同店出售额跌落,但周大福的开店数量却一路飙升至2000家。

业界人士称,“周大福勇于盲目扩张的主要因素其实就是依托第三方供货贴牌出售这件‘法宝’”。

但是,从另一视点而言,周大福贴牌形式关于公司的长时间运营来说极为晦气。

资深黄金企业高管对我国经济网记者表明,周大福和贴牌商的角色定位不同,周大福寻求品牌价值最优化,寻求可继续盈余,而贴牌商寻求的是商场赢利最大化,对首饰产品质量并不垂青。周大福这种贴牌行为,简单寻求短期赢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这样无疑会削弱周大福的品牌力竞争力。
2008~2017 中国美妆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